此页面需要javascript支持,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

我们都是《八角笼中》的困兽

《八角笼中》
电影
观后感
影评
共3085个字,阅读时间 15 分钟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icebreaker.top/articles/2023/7/12-octagonal

Image

我们都是《八角笼中》的困兽

电影《八角笼中》影评 / 观后感
本文涉及少许剧透,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建议先去看一遍电影

序言

上月末,看完某部投机电影后,和群友们聊起了各自的观后感。

而后谈到最近的优秀电影,群友强烈安利了这一部《八角笼中》,当时本想去看,可一查还在点映,排场比较少,未果。

现在公映后,就带着家里人一起去看了这一部电影,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。

整体评价

难得看到一部能把故事讲好讲通顺的电影了,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,这部电影把视角聚焦在了,那些社会底层的 “失语者” 上。

是的,他们往往是被主流舆论忽略的活生生的人。你可能在互联网上没有关注过他们,但生活里却无数次擦肩而过的渺小存在。他们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挣扎着,在城市热闹的车流里穿梭着,在凌晨的街道上哭着笑着怒骂着,他们就是我们。

记得上一次看到这样类型的电影还是《我不是药神》,2018年的,转眼已经5年过去了,中间这么些年穿插着很多 富二代们的爱情,官二代们的创业梦,笑不出来的喜剧,早就脱离群众很久了,现在有这样一部片子过审,还是挺欣慰的。

总的来说整部电影有一些小毛病,但是里面的情节,没有陷入那种廉价的自我感动中,整体很真诚,瑕不掩瑜,值得一看。

正文

剧情梗概

影片主要是讲,一个普通人为了一己私利,去训练一批大山里的孩子打拳牟利,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个人境界的升华,也带领了更多社会底层找到了出路,脱离物质上的贫穷与精神上的贫瘠的故事。

拳击意象

我很喜欢电影里,拳击所代表的这个意象,它代表着暴戾,嗜血,斗争,这是人类作为一种动物,最原始的本性。

电影里拍出了一种真相:人类天生喜欢观赏暴力。不管是八角笼外,观赏两个孩子打得头破血流的观众,还是最后国际格斗比赛场上欢呼的观众,还是几千年前在古罗马角斗场上,观看奴隶和野兽搏斗的观众。他们没有本质区别。

所以当观众看到台上人撕杀的头破血流时,会感到开心,并大声欢呼喝彩,也愿意花大价钱来看这种嗜血的表演。

同时拳击也代表着,面对生活,不屈不挠的精神。不论生活多少次把我们击倒,总是得站起来,昂首挺胸地面对下一次重击。

镜头细节

电影里有不少残酷的细节,值得细细品味

Image

社会底层的人,毫无选择的机会。

大山里的 "家"

大山里的孩子得不到什么资源,穷困潦倒只能组织起来进行拦路抢劫的犯罪活动。

向腾辉为了把孩子们送回家去,来到苏木姐姐家中。贫瘠的土地和房屋,赶走的小混混,过早的生育和流产,以及两人的对话的暗示和捂紧的被窝,镜头语言很克制,但很残酷的诉说了这位留守少女的苦难。

打假拳闹场

你是否有考虑过,为什么一去其他地方打拳,就被这么多提刀混混跑过来闹场,说是打假拳要狠狠的揍一顿呢?

答案其实你我心里都知道,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罢了。

送来的孩子们

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是,很多家长 / 亲人都把孩子送过来,为什么?只生不养是不负责吗?还是另有隐情?

当然后来的舆论风波之后,也只剩当初那几个还坚守在原地了。

免费上学的赞助费

为了让孩子获取到能够被社会认可的学历,想必向腾辉肯定接触过很多很多的学校,为什么只有私立学校愿意接受呢?

当时提出了 200 万的赞助费翻修操场,但是窘迫的财务状况却不允许,最后即使凑到了钱,像条狗一样去讨好校长也求而不得。

乾坤诀与转会

苏木,马虎打入了乾坤诀预选赛决赛,却被圈里人不费吹灰之力,取消了他们的比赛资格。而且要想继续比赛,只能被卖给圈里人的俱乐部。这与乾坤诀理事帅气的脸庞与明亮的办公室,对比起来真是讽刺。

吃药

影片出现了 2 次吃药的场景,一次是被骗吃的,一次是被逼吃,不从被打残的,都几乎断送了自己的职业前景。

但是现实情况却是,全世界都吃药,不过是有些药的研发水平比较高,检测不出来而已。毕竟有了更好的矛,才有更好的盾,而盾的研发总是有滞后性的。

墙倒众人推

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商人,出狱以后依旧是大老板,甚至利用投机倒把还能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。

最后在负面舆论出现后,他们不出意外的,也都是墙倒众人推中的一员。人性如此。

总结

这一切的细节勾勒出当下,这个黑暗,压抑,扭曲,病态,疯狂的社会环境。

困兽之斗

有人说电影本身经过艺术化加工,都是虚假的,美化过的。好的电影是一面镜子,映射出现实的丑态。

反省自己,我们何尝又不是《八角笼中》的那些困兽呢?

我们为了在社会里生存,在工厂,公司,学校,医院,XX 局,送外卖,开滴滴... 重复着几点一线的生活。为了找我们自己的出路,我们要和同类竞争,比拼技术,比拼能力,比拼加班时长,把自己物化,比拼劳动力性价比,比拼 ROI,击倒一个又一个的同类,只为了讨好那些 "观众们",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 / 收入。

即使这些收入可以满足我们生存的需求,但是却无法给我们想要的生活。房子,车子,孩子就像一个一个前进道路上的陷阱,笑着请君入瓮。

有了房子,房价这么高,我们要贷款吧。给小孩上辅导班,上更好的学校,购买学区房,要还更高的贷款,还考的不好,怎么办?

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卷?

原因在于,国内的贫富差距太大了,分配问题非常严重。

社会上大部分工作都是工作时长高工资低又辛苦的工作。

但是互联网又告诉我们,其实也有很多工作,工作时长低,工资高,又轻松的。所以大家都挤破头刷学历,都想当人上人,因为只有当了人上人,才能获得最基本的人权,穷人的权利可以肆意践踏。

归根到底,这个八角笼,还是我们和他们一起造的。所以... 无需多说,懂的人已经在路上了,不愿意懂的人,懂了装不懂罢了。

附录

可现实不是童话

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,请勿阅读此章节

电影为了给我们这些观众一些希望,所以安排一个看上去合理且圆满的结局。可现实不是童话,我们在底层拼命的努力,结果往往也只能换来一张极小概率获得成功的彩票。现实中想要成功,往往需要几代人资源的累积和努力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,并需要通过精英教育,来让这道接力棒顺利交接。

假如我们以电影结局前,向腾辉坐在车里看着窗外,一群川剧变脸的人穿行而过那个魔幻场景(上节目采访这个剧情转折点之前),作为现实与幻想的分界点,那么请允许我狗尾续貂,改一个更黑暗更符合现实的结局:

向腾辉上了节目,也通过反转,真情流露,还有对他人的诘问的方式,占据了道德制高点。然而节目为了过审,采用的都是录播 + 审核 + 剪辑的方式。

最终在某些势力的运作下,节目内容被编造,被剪辑,被重新配音,从而坐实了向腾辉违法犯罪的事实。社会舆论也没有逆转,因为节目播出之后,结果在公众预料之中,所以自然就没有什么热度,也不会引出什么关注度了。在现场的记者,主持人,观众等等人群全部被封口。

苏木因为腿伤太久了,送到医院的时候只能被迫截肢,断送了自己的梦想和出路。

过了很多年,向腾辉去接出狱的马虎,刚开着小面包车开到监狱门口,2 人隔着一条街,四目相对,相顾无言,还来不及拥抱。马虎就被一群突然出现的人当场砍死,临终之际想说什么话,但只剩下鲜血堵在了喉咙里,呛着,咳嗽着,最终死在了向腾辉的怀里。毕竟揭露了上层的潜规则,拉了一些替死鬼下台,又怎么能不让某些人不记恨呢?

后来马虎的死和沉重的生活,终于打倒了这个坚强的男人,他成为了一个精神病人,逢人便重复着那句经典名言:“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无尸骸”,成为了那个 《Hello! 树先生》。

苏木这个电影里希望的化身,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,最终释怀。依靠着自己努力的学习,成为了他家乡的一位优秀的乡村教师,他想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,带领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去,抛弃贫穷,拥有更璀璨的人生。

随即镜头切到了,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苏木,切到了明亮的班级,切到了认真听讲的孩子们的脸上。

在教室的窗外的一块大石头下,一颗种子正在发芽。为了见到太阳,它每一天努力的生长着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总算把大石头撑起。

正当它为此感到欣喜时,另一块飞来的巨石突然重重的压在了它的身上,将它拦腰斩断。

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,现实的引力太过沉重,以至于刚刚诞生的希望,还没飞的多高多远,就极速坠地,摔得四分五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