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页面需要javascript支持,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

玩转Markdown —— 数据的分离存储与组件的原生渲染

Markdown
共1332个字,阅读时间 7 分钟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icebreaker.top/articles/2021/9/16-play-markdown-1

Image

玩转 Markdown —— 数据的分离存储与组件的原生渲染

前言

最近笔者把之前写的文章 (markdown) 数据,全部同步到数据库里,来交给多端去实时渲染。在同步的过程中,却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
笔者这里举个例子,让大家有所感受:

<!-- 这是一份markdown文件 -->
---
author: icebreaker
music:
  title: '喜欢寂寞'
  artist: '苏打绿'
  src: '${{env.CDN_URL}}/music/喜欢寂寞-苏打绿.m4a'
  pic: 'http://p1.music.126.net/NGBr80seZ96ILO2h8R390A==/18576248952955358.jpg?param=130y130'
---

# icebreaker喜欢的音乐

<icebreaker-love-music :music="music"></icebreaker-love-music>

上列文本解析后,会在 浏览器 这个环境,使用 icebreaker-love-music 这个组件构建一个音频播放器,并把在 yaml 里面声明的数据,作为 props 传递给它,从而达成了在 markdown 中使用 vue,react,web component 组件的效果。

而且通过这个思路,还演化出 MDX 这个格式,大大的增强了 JSXMarkdown 混合书写时的开发体验,增强了它的表现能力。

怎么做到的呢?

我们知道,原生 Markdown 功能很少,不会做任何花哨的事情,这导致它无法满足大量的场景。于是乎,大量的开发人员充分发挥了 主观能动性 ,定制了许多的Markdown编译器。

以著名的 Typora 为例,它就集成了 flowchart.js, mermaid 这类的图表库。我们可以在md里快速的生成一些简单的图表,但是遇到复杂的 case 时,可操控性还是远远弱于代码的。(这种情况,通常会在编辑器外部,先把图表做好,再把图片导出,插入md里)

甚至还出现了 nodeppt 这样,使用 markdown 来制作 ppt 的包。笔者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,认为使用的场景,还是以部门内部的分享为主。受限于许多难记的语法和md自身的表现力,在遇到高自定义化的场景时,制作成本会远远超出powerpoint

markdown 数据的分离存储

那么进入正题了,如何对 markdown 内不同的数据进行归类呢?

我们知道,不进行预处理的话,直接存进数据库里,无非就是一堆字符串。这堆字符串里藏着的数据,去实时处理,就是对计算机算力的浪费。

许多的 markdown 解析器,也都能够支持像 yamljsontomlcsv 等数据格式,此时预先把它们存进数据库就很有必要了。

怎么解析呢? 通常的做法就 2 字,标记 ,在编写时,把它们用特殊的flag标识起来,比较通用的做法有:

---\n{{code}}\n--- => yaml
---toml\n{{code}}\n--- => toml
---json\n{{code}}\n--- => json

这种做法本质上,和代码染色类似:

```js (染色语言)\n {{code}}\n```

于是在标记出来之后,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的,对这堆字符串,进行 截取解析分发给不同的解析引擎处理 了。现有的实现也很多,比如 gray-matter

但是这只解决了数据分离的问题,还有一个组件渲染的问题没有解决。

组件的原生渲染

在谈这个之前,先看看 md 是如何转成 html 的:

markded,markdown-it,unified(remark) 为例

它们无非是 把 md 先解析成 tokens/mdast, 例如:

{
  type: 'root',
  children: [
    {
      type: 'heading',
      depth: 2,
      children: [
        {type: 'text', value: 'Hello, '},
        {
          type: 'emphasis',
          children: [{type: 'text', value: 'World'}]
        },
        {type: 'text', value: '!'}
      ]
    }
  ]
}

然后再交给 htmlrenderer 去处理的,上述的例子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它的结果。

那么非转化成 html,而去转化为原生标签怎么做呢?解决方案也有很多。

先说一下我实现的方案:

<icebreaker-love-music :music="music"></icebreaker-love-music> 这一段字符串原封不动的存入数据库中,

然后在其他平台的场景,都去编写或者移植一个Markdown解析器,接着呢

# 如伪代码所示
onParse: mdast
  if: match(node.name , 'icebreaker-love-music')   
  then: replace and return <native component code>(node.attrs)

这种做法本质就是条件渲染,相当于一个 if 分支。

这个解决方案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,把 icebreaker-love-music 这个组件都实现一遍,并作为插件挂载在 Markdown解析器中。

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:

  • 即使各自平台的生态下,已经存在了优秀的解决方案,但无法保证各自的实现以及插件的效果。
  • 工作量大,原生需要不同语言,实现相同的组件效果。
  • 死板,当发现获取的数据中有不明组件,就需要 fallback 处理,这种会造成和后台那些管理系统的 富文本/Markdown编辑器,产生高度的耦合,甚至会影响到版本的发布。

另一种的畅想

另外一种则是我的畅想了,我们能否把组件本身,进行编译,变成一种 IL(Intermediate Language) 的存在,交给各个端,进行原生渲染呢?

比如我们知道,web component 浏览器端原生支持

vue 组件可以被 @vue/web-component-wrapper 转化为 web-component

react 则有 react-web-component

那么 web-component 有可能,能依托一个像 QuickJS 这样的 Javascript Engine,在原生环境进行实时的编译渲染吗?

以上这些就是笔者的一些愚见,如有想法,欢迎大家讨论和指点。

附录 (ast 的生成与转化)

syntax-tree

mdast-util-from-markdown

mdast-util-to-hast